北醫大研究團隊昨(21)日公布一項最新研究,經動物實驗,發現台灣紅藜能有效抑制大腸癌前期病變的生成,達到預防效果。
台灣紅藜是台灣原住民耕作幾百年的營養主食,為五穀雜糧的一種,其營養價值遠勝於燕麥、藜麥、奇亞籽、亞麻仁籽、黃豆等,堪稱「穀物之王」。此外,紅藜的蛋白質與牛肉、雞蛋相當,是素食者補充蛋白質的最佳選擇;膳食纖維是地瓜的7倍,能夠促進腸胃蠕動;鐵質是菠菜的3倍,可補血補氣;鈣質是牛奶的7倍,有助骨骼發育;甜菜色素則能消炎、抗氧化。
據《中央社》、《自由時報》報導,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保健營養學系研究團隊日前針對「台灣紅藜對大腸癌進展之預防效果」在「第18屆世界食品科技大會」上發表研究成果。
研究團隊將實驗大鼠分為5組,包括未誘發大腸癌、被餵食標準動物飼料的「正常組」,以及被注射大腸癌誘發劑,並分別於飼料中加入0%、5%、10%、20%台灣紅藜的「誘發組」、「低劑量台灣紅藜組」、「中劑量台灣紅藜組」與「高劑量台灣紅藜組」。
實驗進行10週後,取其完整大腸組織進行分析,結果發現,食用台灣紅藜的大腸癌病鼠,不分劑量的高低,在多項前期病變指標上均有顯著改變,包括「癌細胞增生相關蛋白」、「癌細胞抗凋亡相關蛋白」表現量顯著降低,促進癌細胞凋亡的蛋白質表現量則提升。
這些結果顯示,台灣紅藜確實具有調控氧化反應及細胞凋亡、增生的作用,藉此達到預防大鼠大腸癌前期病變效果。
參與研究的北醫保健營養系副教授施純光表示,細胞的凋亡與增生,是影響癌細胞生長的重要途徑;台灣紅藜可能因含有高量膳食纖維,加上具有酚類化合物等植物活性成分,能預防大腸癌前期病變,影響其致癌過程。
施純光強調,大腸癌是和飲食關係最密切的癌症,現代人所處的環境及所攝取的飲食中難免含有潛在致癌物,台灣紅藜是台灣特有原生作物,營養價值豐富,未來不排除具有開發為保健食品的潛力,北醫大研究團隊目前也已計畫將此一成果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。
人生的遺憾不在過去,而是有夢想與想做的 事,到死都沒有實踐
懂得把握時間,人生才不會有遺憾
歡迎與酒店經紀-羅伯聯絡
24H諮詢面試電話:0909-529-396《酒店經紀-羅伯》
如有興趣可以打電話給羅伯唷,如果沒接可以加LINE or微信,我會立即與您聯絡~^^
LINE ID: a0909529396 微信ID: a0909529396
地址: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(忠孝敦化捷運站4號出口)
Gmail:momilk0104@gmail.com
Facebook: 《酒店經紀-羅伯》
酒店小姐、酒店上班、酒店公關、酒店領檯、酒店經紀、 飯局小姐、酒店兼職兼差、鋼琴酒吧、酒店打工PT、日領現領、紓壓會館
(圖片由網路上下載,如有侵權請告知羅伯,羅伯會立即下架)